熔断机制为什么失败?是因为哪些原因造成的?

  只要熟知股市的人,都知道股市有一种熔断机制。但是这种熔断机制在A股的表现却不是很好。可以说很失败的了。那么,熔断机制为什么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股票知识吧。

  熔断机制这种制度最早是在一九八二年的美股市场中出现的,而中国在二〇一六年曾引进过熔断的机制,当然结局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熔断的机制也叫做自动停盘机制,指的是当股指的波幅达到了规定的熔断点的时候,为了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暂停交易的措施。具体就是对某一股票在达到涨跌停板的时候之前,设置一个熔断的价格,使买卖的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的范围内进行交易的机制。

熔断机制为什么会失败.jpg

那么,熔断机制为什么失败?有哪些原因?

1、熔断的比例设计并不合理:

  美国的股市熔断规则中的熔断比例分别是百分之七、百分之十三和百分之二十,而A股的股市熔断阈值则是百分之五以及百分之七,这只差了百分之二的熔断间距太小了,很容易加剧股票市场的抛压,造成磁石效应的发生。

2、熔断机制在不恰当的时间推出:

  中国股市二零一五年中旬发生的两次股灾,由于股市去杠杆工作已经逐步的完成,A股市场也处于一种极度脆弱的状态下,市场的信心以及流动性都需要一个修复过程。在股票市场平稳过渡的阶段中推出了熔断机制,可以说是进一步的收紧市场的流动性,让市场的恐慌性情绪蔓延了起来。同时由于二〇一六年年初面临着大股东进行集中减持潮的爆发,股票投资者更倾向于提前将股票抛售以应对大股东几天减持带来的资源枯竭。但由于熔断机制限制,股票的抛压给市场带来的一定的压力以及影响。

3、股票的涨停板熔断与大盘指数的熔断共存:

  在A股的熔断制度中,涨停板的制度与熔断制度同时存在着。暂且不管熔断机制,A股的涨停板制度的使用已经为A股控制股市的波动起到了限制性的作用。

  而熔断机制仍是在保留着涨跌停板的前提下进行分档的熔断,于是A股就形成了两种熔断机制的叠加了。当股市危机出现的时候,只会加重市场的恐慌情绪,同时加快市场流动性衰竭的速度,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是起到了助跌的作用,这与设计熔断机制的初衷可以说是相悖的。

  由于A股市场与国外的投资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很多的制度并不能直接照搬使用,同时熔断机制在刚推出的时候,比例的设计、推出的时间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这也是为什么A股熔断机制会失败的原因。

  看到这里,我想大部分的投资者应该已经明白熔断机制为什么失败了吧。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不恰当的时机推出,而熔断机制本身也不完善,自然只有面临着失败的结局了。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