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牛股的新特点

  回顾过去10年涨幅超过5倍的股票有45只,这些牛股的共同点只需要三个字:定价权。过去10年的这些牛股大致可归为四类:1、品牌消费(食品饮料);2、寡头制造龙头(工程机械、汽车家电);3、稀缺资源(煤炭、有色);4、医疗保健。这四类分别对应定价权的四个来源:品牌、寡头垄断、资源、专利。

  【品牌】品牌分两种,自用的和请客送礼的,请客送礼有面子问题,消费者会越贵越买,所以高端品的利润率远高于快速消费品。自用品牌也分两种,在家用的和在外用的,在外的穿着也有面子问题,消费者对价格不那么敏感,所以服装的品牌含金量高于家纺和日用品,因为没有人披着棉被满街走。

  【寡头垄断】寡头垄断也分两种,国家给的和市场给的。国家给的垄断,例如公用事业,往往伴随着价格管制,所以只有市场竞争、行业洗牌产生的寡头垄断才有定价权。工程机械、白色家电、重卡、客车的行业前两三名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0%,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品牌认知度和服务网络优势都让竞争对手难于追赶。

  【资源】有色股分两种,靠资源的和靠冶炼加工的,前者比后者更具有定价权。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言,资源无疑是瓶颈。在任何产业链,处于瓶颈地位的企业往往具有更高的议价权,所以,在大宗商品10年牛市的背景下,在这个领域出些牛股也不奇怪,只是他们的波动性往往太大,难以把握。

  【专利】过去10年的医药牛股以品牌中药为主,它们的专利多是“祖传秘方”,谈不上研发能力,严格说更像消费品(特别是OTC的)或者资源品(原料稀缺性)。医药无疑是很有定价权的领域(要钱不要命的人毕竟不多),所以政府必须扮演价格管制者的角色来削弱药企的定价权,这也是医改的核心内容(省级统一招标、按病种付费、药品零加价等措施的实质都涉及医药定价权的变迁)。

  买房看地点,买股看行业。有的行业门槛高,竞争有序,坐地收钱,旱涝保收,赚钱不辛苦;有的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经济好时担心成本上升,经济差时担心需求下降,辛苦不赚钱。这两种行业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定价权而后者没有。买股票就是作股东,在“赚钱不辛苦”和“辛苦不赚钱”二者之间,你更愿意做哪一类公司的股东呢?

投资分析的基本工具

  投资分析中,简单的往往是实用的。我的投资理念很简单:好行业中挑选好公司,然后等待好价格时买入。与之相对应的投资分析工具也同样简单:

  1、波特五力分析。不要孤立地去看一只股票,而是把一个公司放到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中和行业竞争格局的大背景中去分析,重点搞清三个问题: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权、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门槛。

  2、杜邦分析,弄清公司过去5年究竟是靠什么模式赚钱的(高利润、高周转还是高杠杆),然后看公司战略规划、团队背景和管理执行力等是否与其商业模式相一致。例如,高利润模式的看其广告投入、研发投入、产品定位、差异化营销是否合理有效,高周转模式的看其运营管理能力、渠道管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是否具备,高杠杆模式的看其风险控制能力、融资成本高低等。

  3、估值分析,通过同业横比和历史纵比,外加市值与未来成长空间比,在显著低估时买入。

  这三板斧分别解决的是好行业、好公司和好价格的问题,挑出来的“三好学生”就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好股票了。

选股三要素

  选股时,有三个要素需要仔细考量:一是估值,因为好公司贵了就不是好股票;二是品质,因为坏公司再便宜也不是好股票;三是时机,因为即使是便宜的好公司,如果没有催化剂,股价也可能长时间不涨。

  三者中,估值最简单,可自学;品质的判断则需要较多的专业知识,最好找有行业经验的人来教;至于买卖的时机,只能靠悟,靠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一点一滴悟出来。

  如果说投资是科学加艺术的话,估值更接近科学,所以可学;时机更像艺术,看天赋,只能靠悟;品质则是科学和艺术都有一点,难学但可教。

  投资大师们对这三个要素也是各有侧重。格雷厄姆最注重低估值,他买的股票的总市值常常比公司的净现金和流动资产还低。巴菲特前期受格雷厄姆的影响较大,买股票时也最强调估值;后期受芒格和费雪的影响,更加强调公司的品质。尽管巴老仍在低估值中寻找安全边际,他的名言“宁可以合理的价格买伟大的公司,也不要以极低的价格买普通的公司”却体现了品质比估值更重要的思想。至于索罗斯,许多人简单地认为他是个趋势投资者,其实他同时也是个擅长把握拐点的逆向投资者。他的投资风格靠的是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靠的是对时机的把握。

  在买入一只股票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这股票为什么便宜?这公司为什么好?为什么要现在买?其实问的就是选股的三个要素:估值、品质和时机。

  估值方面,一般希望估值比同业低,比历史平均数低,或者是总市值比未来成长空间低。品质方面,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是好公司,重点看这个公司是否具有品牌、渠道、成本、团队、机制、定价权和成长性等优势。时机方面,常见的催化剂有基本面拐点、盈利超预期、高管增持、新订单等。

  选股三要素中,时机最难把握。基金经理作为专业人士,为短期排名压力而选时,可以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没必要选时。找到低估值高品质的公司,就拿着、扛着、熬着,只要没踩到价值陷阱,赚钱只是时间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